亳州学院外语系“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 实施办法

发布者:外语系发布时间:2022-01-01浏览次数:116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引导全系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亳州学院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以及学校文件《亳州学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方案》(校教〔2019〕5号)精神,结合外语系实际,特制订外语系“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办法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校教〔2019〕5号文件精神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和大学生成长规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通识课程、专业课程育人功能,进一步探索协同育人的“课程思政”工作模式,实现“思政课程”主渠道育人向“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的创造性转化,全力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改革目标

通过大力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认真梳理、充分挖掘外语系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有效融入教学各个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促进各类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

1.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在外语系党总支的带领下,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筑牢教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增强教师政治觉悟,提高政治站位。(责任人:谢英剑)

2. 加强规章制度学习

夯实基层学习组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教育部党组、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基础上,立足岗位职责,加强对学校规章制度的学习,确保学校各项制度落实到位,不打折、不走样;依托学校教师教育发展中心,加强教师“课程思政”专题培训,引导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理念,以“课程思政”观念为引领,切实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责任人:曹坤、王俊凯、王虹、教研室主任)

(二)加强课程建设,挖掘育人功能

1. 加强学科建设

以教研室为单位,坚持问题导向,以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为根本问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领作用,加强课程思政课题研究,不断提高课程思政的实效性,增强说服力、感染力和亲和力。根据外语各门学科的特点,通过中西文化和制度的对比,突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教育引导学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各科教师要认真研讨,找到课程与思政的结合点,对我国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国防、党建等领域的科学思想和原创成果要充分了解,在合适的机会介绍给学生;对于学科和自然科学有关的部分,要突出培育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开拓创新精神,注重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贯穿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注重方法论的指导,注意有效提升各类专业课程的学术水平。(责任单位:各教研室)

2.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以教研室为单位,修订和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高等教育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全力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培养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养以及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责任单位:各教研室)

3. 加强课程建设

以教研室为单位,修订、完善各门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挖掘、渗透思政育人元素,确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和特点,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注重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融合,根据不同学科性质特点,把握好所要挖掘渗透的重点。

以教研室为单位,发动教师根据修订的教学大纲编写和制作能体现“课程思政”特点的新教案、新课件。加强课程案例库、素材库、试题库等资源的建设,充分利用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大力收集和补充具有思政元素的各类教学资源和素材。修订完善教材选用与建设管理办法,加强对教材使用的审核与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统一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哲学社会科学类专业相关课程须统一使用国家指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选用引进教材要严格遵守国家出版物进口管理的有关规定,确保引进教材的科学性和价值导向正确性。各教研室主任和外语系教学管理部门要强化对自编教材的审核,推出一批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符合我校办学定位的优秀教材。

各教研室以质量工程项目为引领,加强示范课程建设,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每个教研室遴选出1-2门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外语系每年从中遴选出2—3门优秀示范课程报学校直接立项为校级质量工程课程类特色项目或者推荐为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示范课程建设的成效、成果在校内或院系内分别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展示与交流,进而促进和带动更多的通识课和专业课发挥好课程育人的功能。(责任单位:各教研室、教学管理部门)

(三)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方向引领

1. 出台课堂教学质量标准

系里制定和完善课堂教学质量标准,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突出强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内容,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注重职业道德教育,注重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想内涵。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有机融合。(责任单位:外语系)

2. 推进教学改革项目研究

以教研室为单位,深入挖掘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因子,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大力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设计,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增进教学效果,结合第二课堂,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学校每年立项一批关于“课程思政”改革的教学研究项目,并将研究成果应用推广,形成一套“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责任单位:各教研室)

3. 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教研室建设,将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作为教研室重要工作之一,加强集体研讨与交流,做好“课程思政”的改革和建设工作。团队教师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外语系每年从中遴选1-2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或者推荐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报学校进行资助和建设。(责任单位:外语系)

(四)加强质量监控,完善奖惩机制

1.健全监控体系

在学校《亳州学院本科教学基本规范》,《亳州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实施办法》,《亳州学院教学质量学生信息员制度》、《亳州学院教学工作检查制度》等相关管理制度的引领下,以教师为主体,健全系、教研室二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常态化教研活动,研判“课程思政”新理念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群策群力推动全程育人;以学生为主体,健全学生信息员制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切实加强立德树人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充分发挥好督导组作用,把“课程思政”作为督查和指导的一项重点内容。

2. 完善激励机制

在学校《亳州学院职称评审办法》《亳州学院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办法》,出台《亳州学院绩效工资改革方案》、《亳州学院本科生导师制》等制度的引领下,细化立德树人评价标准,明确教师对学生的“三全育人”职责;严格执行《亳州学院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以及师德师风评价一票否决制,加大师德师风奖惩力度,将课程育人工作与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评先、选拔晋级有机结合。

四、实施保障

1. 组织保障

建立健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党总支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紧密配合,统筹推进全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成立由系党总支书记和系主任任组长和副组长,分管教学工作副主任和教学秘书、各教研室主任为成员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小组下设办公室,教务秘书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督导和协调课程思政工作的具体落实。已经成立“外语系课程思政研究中心”,负责“外语系课程思政”研究工作。

2. 条件保障

在学校充分保障“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经费投入的前提下,外语系党总支及教学管理部门给予高度重视、积极配合,支持改革工作顺利开展;各教研室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保障人员精力的投入,承担起相应的职责。

3. 考核评估

健全“外语系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推动改革工作制度化建设,着力形成“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做法。鼓励各教研室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纳入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和年度考核之中,同时作为教研室检查评比的重要指标之一。

                                                   亳州学院外语系

 二〇一九年四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