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红》

作者:发布时间:2017-05-25浏览次数:667

《匈奴民歌》是曾让我记忆犹新的曲子。也许是因为杨贵妃梨花带雨的哭泣,才会有不带违和感的美丽。以至于那首“失我胭脂山,令我妇女无颜色”也会让人浮想连篇。

《匈奴民歌》所说的胭脂是一种花草,名字叫红蓝草,可作染料,但这种草最受女孩们的喜爱,嘟嘟的红脸,若能配上这一抹嫣红,便是那绯红的彩霞了,叫人生羡的很。记得《五代诗话-俾史江编》上所记的句子:“北方有焉支山,上多红蓝草;北人取其花朵染绯,取其英鲜者胭脂。”古代的美人大多是离不开胭脂的。粉黛无一色,所倾非众人。美人顾笑,妇人顾盼。这让胭脂在中国古代盛极一时,留存至今。

唐代的胭脂种类多,颜色艳。梅花妆点的脸蛋,蹙眉低首的轻浅,倒让胭脂在唐朝的贵妇上更胜光彩,要说胭脂,怎能不讲胭脂银盒,样子别致,小巧玲珑。有鎏金的,有木檀的,大都精巧,有墨水瓶盖大小,盒上有秀美图案,不外乎一些美人执扇,花草飞鸟罢了。

胭脂在中国古代诗词中便是一种意象。胭脂扣,扣人心弦,丝丝入耳,眼角是最需要胭脂修饰的地方,略浅的施黛,便让人有倾国倾城的姿色。脂香浓染的粉黛会让女人更加美艳,但胭脂留住的容颜多少有种旷正的意味。美丽的少女是胭脂的忠实粉丝,而我得艳羡古代的少女了,用桃花染或唇红,用桃香点却尘梦。一份胭脂是女人一生执著的宿命,一种迫求。

“和羞走倚梅回首,却把青木梅嗅。”多么纯净的娇羞,似古人余韵的染色。在倚梅处,落尽青春。红妆嗅了素裹,百般娇媚,十般柔丽。却禁不住时间的打磨,在岁月的流逝中沉去了那抹轻浮,也总会有当时故人初见般的怦然心动吧!我说,胭脂就像黛玉的芳名,像少女娇羞的笑容。记得红楼梦中宝黛初见的时候,黛玉惘然的眼神让宝玉想起了莫若“颦颦”二字极妙。宝玉讲道:“西方有石名黛,黛画眉之墨也。”或许宝玉真的是神瑛侍者的转世,在人间为倾色而迷。

古老的妇人,是历史尘去的一份记忆,多少女人去把自己的容颜呵护的备关细致。《过故人庄》的崔护也说:“人面桃花相映红。”是一种失落和惆怅,更是一种后知后得的怀念吧。这与胭脂极其相似。以其容颜便吟咏诗词,恋其深在极深处留一份心意。

胭脂与容颜是联系在一起的,在人们清一色的认知里,那只是一种颜色。而我要说的是这不仅仅是被胭脂装饰过的脸,更是人生磨练中人的那一份宠辱不惊。有种生活很惬意“坐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际云卷云融。”是啊,胭脂红的标签是妇人,是少女眉间的砂泪,是一生辛劳的一份最美的妆容。

女人如花,少女正是初春的花朵。她用香的引诱力把整个春天点缀得分外美丽。也许,我独记得住的胭脂或许不是少女的容颜,而是女人身上那一份魅力,为担当,为自己而增色万分,胭脂古法,清邹一指《小山画谱》中“裁胭脂”一条:“法用红蓝花,茜草,苏木以滚水挤出,盛碟中,文火烘干,将干即取碟离火。”所以胭脂不仅是女人脸上的脂粉,更是古代胭脂古法中的一种画技,一经染色,便点缀得十分艳丽。

胭脂泪,哭过了是美,作为一种染料,一种时间的可调剂,我一直认为,这是极珍惜,极情意才会为这种追求而怅然至极。所以,我眼中的胭脂有情,有泪,是女人一生容颜的亮色,更是无数时间变迁中的见证者。

妆匣染尽指尖,多少千古伤心事。脂泪一点,给出了多少离人别苦诉。胭脂扣,听胭脂雨,悟一生女人情苦。寸寸青丝成离苦,也独留一份胭脂妆,红尽故人事。

  

153汉语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