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社会

服务社会

服务社会
当前位置:首页  服务社会
  • 2023-03-06
    三月春风暖神州,雷锋精神励人心。为学习发扬雷锋精神,弘扬“奉献、有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继承优良传统,讲文明,树新风,音乐系团总支组织学生志愿者、入党积极分子于2月28日下午,在音乐系琴房和教室开展了“我为学生办实事”义务大扫除活动。志愿者们根据划分的区域对琴房、教室进行卫生清扫,清理杂物和灰尘,通过志愿者的努力,打扫完的琴房和教室整齐有序、焕然一新。此次志愿服务活动增强了我系青年大学生环保意识,营造了学习雷锋的浓厚氛围,拉开了雷锋月志愿服务活动的序幕。
  • 2023-02-22
    为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感知社情、体察民情,音乐系积极响应校团委号召,开展2022年大学生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22(四)音乐学3班的周田妹同学,通过与当地政府沟通,宣传家乡特色旅游景点,去单台村、阮圩村、大岗村等等多地进行了拍摄宣传,大力宣传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录制了微视频,呼吁青年大学生要努力为新时代贡献青春力量。19(五)小学教育1班方文轩同学,寒假期间回到家乡徽州,宣传徽州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文化,古徽州独特的人文景观,为我们讲述了家乡建设发展的生动故事。通过寒假“返家乡”实践,同学们在社会实践中得到磨炼,提升了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也展现了我系青年学子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
  • 2022-06-22
    6月19日14时,亳州地区的室外温度已达39度,烈日炎炎、热浪滚滚,工地上高耸的脚手架静立着,机器也停止了轰鸣。然而,高温没有能阻止亳州学院音乐系“乡音乡情”文化艺术服务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脚步,在团总支书记邓晓曼老师和系办公室主任张强胜老师的带领下,文化艺术服务团按时抵达“第二站”——亳州市谯城区淝河镇李腰小学,进行乡村小学支教。李腰小学位于距离亳州市区50公里的西南乡村。目前因为生源、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尚未开设音乐、舞蹈等艺术类素质教育课程,这也是“乡音乡情”文化艺术服务团来此支教的原因所在。下车伊始,艺术团的老师和同学们顾不得休息便走进教室,孩子们已经在那里等着了。按照提前安排的计划,授课的老师、同学分组轮流授课,分为歌唱组、舞蹈组、器乐组,他们撤掉课桌,和孩子们拍着手唱在一起,手拉手跳在一起,手把手奏在一起;优美的歌声、欢乐的动作、奇妙的乐器让原本拘谨的孩子逐渐放开,开心的气氛逐渐升腾,安静的校园一下子热闹起来,迸发的汗水是授课老师忘我的激情、是孩子们求知的热情,三组轮完孩子们接受了三种技能。最后一门课程,梁壮同学结合专业以《歌声中的党史故事》进行了一堂别开生面
  • 2022-06-22
    6月17日,亳州学院举行了2022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18日下午,音乐系“乡音乡情”文化艺术服务团便踏上征程,在团总支书记邓晓曼老师的带领下赴亳州市谯城区十河镇卫生院敬老院慰问演出,拉开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帷幕。本次活动立足于“乡村振兴”以“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根据学校有关文件精神,音乐系高度重视并进行了充分准备,邓晓曼老师从演职人员遴选到节目的确定、彩排等各方面都提出了严格要求并邀请系科其他老师对节目进行指导、参与,同学们也以认真的态度和高涨的热情投入到训练之中,保证了文艺展演节目的高质量。演出当天,音乐系主任杨松涛,办公室主任张强胜和演职人员一起到达现场,指挥调度、沟通协调,为大家打气加油。展演由“乡音乡情”文化艺术服务服务团成员纪冰艳主持。歌伴舞《大中国》热烈开场;曹艳老师的二胡演奏《赛马》技法纯熟,让人热血沸腾;宛煜老师的笛子曲《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远方》声音清亮、宛转悠扬;徐小明教授的唢呐曲《游牧时光》响彻天地、意境优美;高跃华老师的豫剧演唱《五世请缨》声情并茂、余音绕梁。在老师们的带动下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充满激情,宛艺同学的
  • 2022-06-03
    6月2日,音乐系“乡音乡情志愿者服务团”赴亳州高新区南湖家园社区举行“强国复兴有我”主题文艺展演活动。音乐系团总支对本次活动高度重视,团总支书书记邓晓曼老师从演职人员遴选到节目的确定、彩排等各方面都提出了严格要求并邀请其他老师一道对节目进行反复指导,参与同学也报以认真的态度和高涨的热情投入到准备和训练之中。展演活动节目丰富、异彩纷呈。葫芦丝合奏《映山红》婉转悠扬,男声独唱《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饱含深情,《真英雄》豪气冲天;诗朗诵《“五四”礼赞》热血青春,笛子独奏《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酣畅淋漓,相声《交通安全》幽默风趣,二重唱《向往》振奋人心,萨克斯《回家》回味无穷,二胡独奏《洪湖人民的心愿》韵味深远,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与喝彩。此次展演是音乐“乡音乡情志愿者服务团”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具体行动体现,用文艺的形式发出好声音、传播正能量,起到了凝聚民心、团结大众的宣传作用,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老师、同学们的政治站位和专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