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师德典型】电子与信息工程系教师谢奕尘:教学相长心怀热爱 携手共赴星辰大海

文章出处: 大学生记者团 作者:张均瑶 发布时间:2024-05-27浏览次数:23

以慈爱之心,滋养渴望的灵魂;以坚韧之志,树立人生的灯塔;以奉献之情,照亮学生的未来。电子与信息工程系教师谢奕尘于2018年踏上教师职业道路,2023年师德考核优秀。

薪火相传,学海引路

硕士毕业后,谢奕尘选择进入化工企业成为一名普通职员,五年工作生涯令他积累了丰厚的实践经验,但他并没有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而是于2018年入职亳州学院,成为亳院大家庭的一员。“家中数名成员都是教师,受成长环境的影响,从小就对学习及分享知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当谈及这一转变的契机,谢奕尘表示,不论是环境点燃的火苗还是心田燃炽着热爱的火焰都指引着他走上了这一道路。

当下已经连续5年获得亳州学院“优秀教师”称号的谢奕尘老师,在倍感荣幸的同时也思考着自己的不足。他认为“优秀教师应当是有着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真诚的仁爱之心,以爱培育学生,以情怀拓展事业;有着不断学习的精神以及深厚的知识底蕴,在教导学生的同时对自己有着更高的要求,才有能力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能够建立师生互信关系,师生之间彼此信任,便能发现对方的优缺点以精进自我、促进成长”。教学中的“薪火相传”蕴含着责任与希望,谢奕尘就像是有着强大内驱力的火炬手,从起点就抱持着巨大的热情奔跑在教学之路上,高举知识的火把,为学生们指引方向,不断更迭着自己的知识与理解,努力成为一名独立见解、心怀大爱的优秀教师。

他在教书育人中不断领悟着、学习着,在提及自己的教学感悟时展现真挚的笑容,他是对知识满怀热情的传承者,也是学生们信念坚定的领航者。

用爱护航,同行成长

正如古语所云:“亲其师,信其道”。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如同在知识的涓流上设立一座坚固的桥梁,不仅连接着教与学的两岸,更是心灵与智慧交融的通途。从学生口中听闻,谢奕尘老师代过课的学生,不少都会将他当作朋友般诉说自己学习、生活上的心声。“同学们的积极反馈是对我宝贵的奖励,能够进一步激发我的教学热情与成长动力。”谢奕尘老师对此表现出了喜悦之情。他认为,以仁爱之心在成长道路上为学生领航,共筑师生之间信任感的同时,既能激发学生多方面潜能,也能促进教师的教学理念与实际相结合、与学生相融洽。提及“善学善教,育己育人”校训,谢奕尘老师表示,这是对教师职业精神的高度概括,强调教育者在不断自我提升中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对象,实现教学相长的教育理想。而良好、互信的师生关系则为师生共同成长的正向循环打下了基础,在真诚、接纳的氛围中,每个个体都将勇于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接受学生记者采访时,有一个关键词被谢奕尘老师反复提及,那便是——“热爱”,对事业热爱,对知识热爱,对学生同等热爱。也许正是心怀对教育的无限热爱,谢奕尘老师才能携手他的“亲学生”们共赴知识的星辰大海。

多样教学,筑梦基石

多样化教学方式,是教育领域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它摒弃了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转而拥抱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教育策略,旨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与兴趣,正如苏格拉底所言:“教育不是灌输的过程,而是点燃火焰的过程。”多样化的教学,正是那把点燃学生求知欲望的火种。

随着数字时代的进一步发展,融合各类科技手段的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加灵活、高效、个性化的学习体验。2021年谢奕尘老师主持了亳州学院校级质量工程《电路原理》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当谈到对于教师职业的未来规划时,谢奕尘老师着重指出,需要掌握前沿知识以及科研创新的能力,这将有助于学生们形成灵活应变、终身学习的思维,未来不论选择怎样的道路,都能为立足并行走于其中构筑坚实基础。

“作为老师,其实除专业技能外,还承担着学生们性格、身心健康、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教育职责。”谢奕尘老师的思考也是教育行业正在革新与优化的方向,培养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很重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案与引导同样备受重视。帮助学生们完善强大的人格与清晰的认知能力,是为他们的梦想筑建牢固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