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学院第一届二次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报告
发布人:信息公开  发布时间:2021-07-16   浏览次数:91

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为推进亳州学院高质量发展

而努力奋斗

  

各位代表:

根据大会安排,我代表学校对上次教代会以来的工作进行回顾,对暑期及下一阶段学校重点工作进行部署,请予审议。

一、工作回顾

2019年以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系统推进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上级党组织和校党委领导下,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明显进展,特别是顺利通过了学士学位审核评估,正式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下面从九个方面进行小结:

(一)聚焦立德树人,推进综合改革,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三全育人”试点校综合改革为统领,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和“金课”工程改革,推进体育、艺术俱乐部制改革;推进三位一体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为抓手,积极探索“互联网+教学”新模式,注重教学效果的提升。2019年立项省、校级质量工程与教学改革项目共计108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64项,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成绩超越了省内部分本科院校,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学科技能竞赛“一院系一品牌”计划取得显著成效,学生在各级学科技能竞赛中成绩骄人,取得历史最好成绩。2019年以来,学生获得国家级奖励8项,超过18年5项,获省部级奖励260多项,超过18年56项,荣获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一等奖(系安徽赛区唯一获得一等奖的作品,实现了A类赛事一等奖的突破),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决策模拟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学士学位审核评估成绩优良,学前教育专业获得90.1分;小学教育专业获得90.4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获得89.3分,顺利增列为学士学位授权专业。

(二)服务地方需求,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应用型办学日益凸显。学校立足“地方性、应用型、特色化”办学定位,瞄准一流学科专业标准,面向皖北和亳州区域重大需求,以服务、支撑、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目标,加大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积极响应亳州“世界中医药之都”、农业产粮大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发展战略,初步形成药学类、食品工程类、文化旅游管理类三大优势专业集群,中药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系等院系毕业生在亳州本地就业约占80%,有力地支撑了亳州经济社会的发展。2019年以来,我校新增12个本科专业,本科专业总数达到27个,涵盖8个学科门类,其中师范类专业3个,占专业总数的11%,以工科为主的应用型专业24个,占比89%,居主导地位,至此已形成了校地、校企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完成了十三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实现了由单一师范学科向应用型为主的多学科转变,校地命运共同体日益紧密,地方性应用型办学日益凸显。

(三)统筹规模结构,注重生源质量,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2019年普通本专科招生计划共3789人,比2018年增加1289人,另面向社会扩招职业教育专科生计划847人。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接近1万人(在籍学生达11916人),比2018年增加1593人。其中师范生4683人,占比48.4%,非师范生5000人,占比51.6%,非师范生人数首次超过师范生;本科生达到5559人,比2018年增加2394人,占比57.4 %,本科生人数也首次超过专科生,逐步实现了由专科办学向应用型本科办学的过渡。生源质量稳步提升,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

(四)加大经费投入,注重基本保障,办学条件长足改善。亳州学院四期工程建设稳步推进,9#11#学生宿舍楼竣工,并正式投入使用。大学生活动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基本竣工。校园新增建筑面积7.5万m2,总建筑面积达到32.9万m2。占地600亩的校园五期工程立项建设,目前正在办理土地证。10.5亿元的安徽省政府地方专项债资金已经入库,等待审批。学校东侧新划拨10亩土地,已完成公示。亳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所总资产8800万元,将划归我校管理,其中有国家中药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安徽省白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多渠道筹措资金4000多万元,用于教学经费、图书资料及教学仪器设备采购。其中2019年生均四项教学经费1210.89元,比2018年增长12.3%,2019年新增教学仪器设备值951万元,增长率11.7%,今年在受疫情影响财政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该项预算经费下达1420万元,增长率达到15.6%。未来,学校还将根据发展建设的需要,持续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和基本办学条件建设。

(五)坚持教师为本,加快应用转型,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提升。学校围绕支撑应用型本科办学需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壮大师资队伍规模、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快向应用型转型,通过人才引进、挂职锻炼、进修培训等多种方式不断培养双能型教师,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教职工人数总量逐年增加,从2018年的472人、2019年的512人,增加到目前的548人。以行业企业优秀技术人员为重点,人才引进力度逐年增大,2018年引进40人(其中行业企业29人)、2019年引进53人(其中行业企业33人)、2020年计划引进全职人才50人(目前已经引进40人,其中行业企业16人)。从行业企业聘请兼职教师数量逐年增加,2018年聘请18人、2019年聘请50人、2020年计划聘请117人。进一步加大教师挂职锻炼力度,2018年挂职锻炼6人、2019年挂职锻炼10人、2020年计划挂职锻炼94人。学校现有的469名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402人,占比85.7%,“双能型”教师170人,占比42.3%。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了一支师德师风优良、专业基础扎实、教学经验丰富、应用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

(六)突出教学中心,加大双基建设,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19年召开了教学科研工作会议,持续强化教学中心地位,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人人重视教学、崇尚学术的良好氛围。2019年新增和修订教学管理制度12项,不断加大本科教学基本规范的建设力度。今年上半年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相关专业认证标准,完成了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进一步完善了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监控保障体系,明确了专业和课程建设质量标准、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标准,提出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10条意见。开展教学质量建设月系列活动,举办了首届“金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开展了“基层教学组织”与“基本教学活动”标准化建设和示范创建工作,全校42个教研室进行了达标自评。通过师生共同努力,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

(七)坚持服务社会,释放科研活力,科学研究水平较快提升。学校围绕应用型办学定位,坚持服务社会导向,不断加强学科团队、科研平台和制度建设。现已遴选出10个学科团队,基本实现重点学科全覆盖。在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又获批2个市级科研平台,进行中药原料产品研发、中药材储存和功能食品开发。进一步释放科研活力,建章立制,加大项目立项奖励和主持人经费使用自主权,科研经费使用更灵活。2019年以来,各级各类课题申报229项,立项78项,立项总经费共604.8万元。全院教师共发表论文316篇,二类以上32篇;发明专利105项,其中发明授权16项,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89项。在服务地方方面,3份咨询报告获政府圈阅;安凤霞老师承担亳州市科技重大专项1项;葛跃、魏宏灿2位老师承担亳州市政府重点调研课题;配合市科技部门开展科技活动周,做好科普活动,实验室参观人数达5000多人次。

   (八)坚持以文化人,弘扬传统文化,亳文化品牌进一步彰显。学校依托亳州地方丰厚文化资源优势,不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充分发挥“亳文化研究中心”平台作用,始终把“学术研究、文化传承、服务地方”作为工作着力点,积极出版“亳文化研究”系列学术著作;通过传统文化“四进”活动,推进亳文化创造性转化。2019年以来,出版“亳文化研究丛书”专著2部,发表三类以上亳文化相关学术论文28篇(比2018年增加9篇),其中二类以上2篇。在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项目申报中,我校申报的华佗五禽戏基地项目以省内第一的排名推送至教育部评审。

   (九)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新冠肺炎发生以来,学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全省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把师生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要位置,统筹疫情防控和年度党建、发展及师生复工复学工作,制定系列防控措施,构建学校、院(系)、辅导员、师生四级联动机制,建立“人盯人”管理系统,精准摸排管控师生信息;强化校园管控,严格落实“六个一律”;多管齐下,储备充足防疫物资,建立202个校内隔离房间;开展线上教学,坚决做到教学计划调整到位,教学培训帮扶到位,教学资源准备到位,教学过程监控到位。每月为9668名学生提供流量包,支持学生线上学习,切实保障“延期不延教,停课不停学”。全校师生无一例新冠肺炎确诊或疑似病例。

同志们,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关心下,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全校教职员工团结一致、努力奋斗,2019年学校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绩。2020年上半年,学校顺利通过安徽省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学校在本科办学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回顾上次教代会(工代会)以来取得的各项成绩,我们倍感欣慰,也更加振奋!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在座的各位同志,并通过你们向全体师生表示诚挚的感谢!

二、当前面临的形势

2020年是个特殊的年份,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增加了学校管理的风险和难度,当前我们面临着疫情由突发性向常态化防控的转变,学校的日常管理、教学管理、后勤保障等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受疫情影响,当前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并受中美贸易影响等因素叠加,学校发展的外部条件更趋严峻,财政供给收窄,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面临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图书资料建设等基本办学条件和内涵提升上面临更多困难。但同样在疫情防控中我们也得到了历练,把握了机遇。

(一)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突发疫情考验中进一步完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当前的困难、风险、挑战”,“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是对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突击考验,我们经受住了考验,全校师生紧急动员,全力以赴,共克时艰,制订应急管理方案、制度20余项,全校至今无1例新冠肺炎患者,师生生命安全得到了有效保证,新冠肺炎防控的经验有利于我们找差距、强弱项、补短板,促进我们进一步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

(二)教学与管理信息化建设在疫情期间得到迅速发展。疫情期间我们开展线上教学,工作启动早、准备足、谋划细、质量高。我们研究制定了线上教学系列方案、合理调整了教学计划、持续开展了教学培训、充分准备了教学资源,做到了领导重视到位、计划调整到位、资源准备到位、指导帮扶到位、检查监控到位。在过去的一学期我们共计开出线上课程521门,在线教学教师438人,参加在线学习学生7600多人,网络课程建设和线上教学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和发展,我们很多工作通过线上会议得到贯彻落实,有力促进了教学与管理的信息化改革。

(三)凝心聚力、团结奋进、攻坚克难的精神在疫情肆虐之际进一步发扬。

学校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发扬团结协作、攻坚克难的精神,先后接受了省委第十巡视组巡视、省委综合考核,并顺利通过了学士学位授予权审核评估,稳步推进了五期工程新校区建设,在疫情的不利影响下,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在困难面前,全体师生团结奋进的精神更加昂扬饱满!

同志们,疫情仍未消除,2020年下半年仍充满着诸多不确定性,我们一要坚定信心,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做好应对疫情常态化的各项准备,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校园安全稳定,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年度党建、发展工作,保持学院发展良好势头;二要对标对表,对照教育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合格评估标准体系,摸清家底,正视差距,制定规划,及时补缺补差,确保2022年顺利通过评估。三要统筹规划,全面盘点“十三五”规划的落实情况,全面启动“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广泛调研,征求各位代表、全体师生的意见建议,科学规划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努力争取实现“十四五”末开展硕士培养等系列目标。

三、2020年暑期及下半年重点工作

   (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强校园封闭式管理,落实“六个一律”要求,科学制定教职工外出申请、报备、防疫各项措施;加强师生疫情信息报送,正常实行每日零报告、日报告制度,督促师生准确及时上报个人疫情;加强防疫物资储备,按照10000人在校生规模,配备口罩、水银温度计等;加强食堂、教室、图书馆等重点场所及校园常规消毒工作,设置隔离室,开展联防联控,配备必要医务人员,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二)学科专业建设工作。编制2-3个本科专业申报书;推进“四个一”品牌建设,每个院(系)打造一个品牌专业、教研室、赛事活动,打造4-5门品牌课程;深入推进体育艺术俱乐部改革,俱乐部设置不少于20个;持续开展课堂教学质量活动月活动,举办第二届金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加大“三全育人”,促进思政课程改革创新,建设课程思政,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人事人才工作。推进397个编制使用到位,完善岗位设置方案,申请使用编制周转池;出台学术团队引进办法;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稳定现有高层次人才;围绕学科专业建设发展,尊重人才长规律,科学开展职称评审工作。

   (四)招生就业工作。2020年拟招收普通本专科生2100人(本科生2000人);普通专升本学生1810人;开展成人本科招生400人。年底就业率达到97%以上。

   (五)工程建设工作。完成亳州学院四期工程竣工验收,大学生活动中心、二食堂于9月投入使用;完成亳州学院五期工程专项债申请,推动规划设计和建设等相关工作;立项建设亳州学院室内多功能体育馆,加快市体育场东侧看台水电配套设施、塑胶跑道翻新项目进度。

(六)规划编制工作。在总结“十三五”规划成效、经验基础上,完成“十四五”规划初步编制工作,调研、论证“十四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基本建设规划、信息化建设规划。完成检验检测研究院整体划转和业务开展工作。

   (七)巡视整改工作。省委第十巡视组于2020年5月-7月,对我校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巡视。近期,省委第十巡视组将反馈巡视报告,学校将提高政治站位,全面接受反馈的意见和问题,认真对待,扎实整改。

    各位老师、各位代表,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将在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中迎来本科办学合格评估的大考,将完成中药学院独立校区的建设。同志们,发展的道路上总是会面临着各种机遇与挑战,崎岖坎坷一定是走向光明的必经之途,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风雨无阻、砥砺前行,共同携手去迎接学校更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