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涡阳老子道文化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文章出处:科研处作者:发布时间:2018-04-04浏览次数:816

2018331日至41日,中国·涡阳老子道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涡阳县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和亳州学院联合主办,涡阳县委宣传部、文体旅局和徽酒集团承办,邀请来自美国、日本、法国等地高校教授和国内专家学者70余人,就老子道文化开展为期两天的学习研讨。

331日下午,中国·涡阳老子道文化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举行,涡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郑虹致欢迎辞,亳州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张立驰发表讲话,并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哲学院院长郝立新教授一起为涡阳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实践基地揭牌。

本次研讨会共开展六场学术研讨,主题分别为老子与道、老子道文化与企业文化沙龙、老子道文化及其现代意义、老子与道教文化、老庄之道与道教、老庄之道与生命超越,对道家经典文本的注释、思想观念以及对道教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讨论。

中国人民大学的何建明教授结合许地山的《道教史》,对“道”与道家的关系、道教历史形态展开论述,认为道教呈现为道教哲学、仙学和神学三位一体的结构。

谢林德教授抓住《老子》中“有”“无”和“利”“用”的结构关系,认为《老子》第十一章的“用”是对君主威严的解释,它强调的不是暴力之用,而是人民自动认证的威严。

北京大学的程乐松教授通过现代的异质性和与传统的断裂性这个视角,理解道家思想在现代语境中重拾活力的挑战以及应对挑战的可能道路。他认为以老庄为核心的道家思想的现代化进程不是向现代性问题及其语境的靠拢,而是向古典文本与原初思考方式的回归,从而摆脱语境的束缚,直接指向道家思想中跨时代和非历史性的思想关切,从而得到现代心灵的回响。

中国社科院的罗传芳研究员比较研究了老子儒家生存论思想,认为老子生存论的意义主要是方法,是其对世界及其组成关系的根本看法。

上海交通大学的杜宝瑞教授从入世和出世法的架构,通过比较老子、孔孟和庄子的相关理论,讨论老子的哲学思想,认为老子哲学是入世法中最高的人生智慧。

安徽大学的钱耕森教授比较了子产、《周易》、管子、孔子、金岳霖和《老子》之道的异同及其关系,梳理了道的概念流变轨迹。

日本熊本县立大学教授山田俊截取了唐到元代的《老子》注解中参阅《文子》的现象进行研究,认为参阅的原因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无为”思想。

法国远东学院研究员范华、英国罗格斯大学历史系教授刘迅、四川大学的欧福克教授以及贵阳学院的郝光明博士等人从考古、人类学等视角对道教的微观领域展开讨论。香港浸会大学的杰蚂、安徽大学的史向前教授等人对道教哲学进行探讨。

在文化沙龙中,与会学者和企业家聚焦企业文化和企业经营,对道家思想进行深入浅出地讨论。参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当地民俗研究者之间互动频繁,气氛严肃而活泼,认真且热烈。除了研讨会,中外专家学者还在天静宫庙前广场,观看道文化和民俗文化活动,开展现场研学。

亳州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张立驰教授以《亳文化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为题作大会报告,阐明了“亳文化”的内涵、亳文化研究的意义、老子道文化的当代价值,以及在安徽区域文化研究中的地位,介绍了亳州学院亳文化研究的历程和成果,指明了亳文化进一步研究的思路和潜能。与会学者对亳文化研究充满兴趣,纷纷和张立驰教授进行交流和讨论。

亳州学院作为亳州市唯一一所本科高校,承担起传承亳文化的责任,发挥弘扬亳文化时代精神的作用。亳州学院亳文化研究中心围绕老庄文化、曹魏文化、亳州民俗与方言文化、华佗与休闲养生文化、旅游文化、民间艺术六个研究方向,编写“亳文化系列丛书”,出版近30部研究著作;建立亳文化馆,结合地域文化特色,运用多媒体技术,达到光、影、声一体化的传播效果,实现传承文化创新功能;开展亳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进社区的“四进”活动,凝聚亳文化之力,全面提升高校师生的文化自信,打造亳州学院学科体系,凸显亳州学院办学特色。